《规定》第二条采取区分对待的原则,即对于2024年6月30日前登记设立的公司,分别针对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在注册资本限期实缴方面实行不同的规则。首先,对于有限公司,采取非常宽松的“3+5”过渡期规则,有限责任公司剩余认缴出资期限自2027年7月1日起未超过5年的,无需调整;超过5年的,应当在2027年6月30日前将其剩余认缴出资期限调整至5年内并记载于公司章程,股东应当在调整后的认缴出资期限内足额缴纳认缴的出资额。其次,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则采取“3年实缴制”的规则,要求股份公司发起人应当在2027年6月30日前按照其认购的股份全额缴纳股款。此与新公司法对有限公司与股份公司所采资本制度的差异性保持一致,同时,特别考量了我国目前剩余出资期限超过5年的公司大多为有限责任公司的现实,而且,新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应当自成立之日起5年之内缴足认缴的出资。“过渡期规定”设置3年过渡期,加上5年实缴期,采取了非常宽松的实施政策。
新公司法第266条第2款规定,“本法施行前已登记设立的公司,出资期限超过本法规定的期限的,除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应当逐步调整至本法规定的期限以内;对于出资期限、出资额明显异常的,公司登记机关可以依法要求其及时调整。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规定”。针对该条款,有学者认为其与法律溯及力理论存在冲突。按照其意见,存量公司系按照公司设立时有效的公司法所设立的,存量公司的存续也是合法的,按照法律无溯及力的理论,不能要求存量公司遵守新公司法关于新设公司注册资本及投资者缴纳出资的规定,否则,会导致存量公司投资者投资目的的落空。
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蔡司展台展示了中国首发首展的全视觉三焦点散光人工晶状体等70项创新解决方案,设立了“创新重塑大健康”、“创新赋能未来科技”、“创新驱动智能制造”三大展区。
“如果你处在创新领域,有高附加值和很棒的功能,那么市场前景广阔。” 蔡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福斯特(Maximilian Foerst)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2021年起,中国已成为蔡司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也是最具创新活力、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在2022/23财年,蔡司大中华区营收突破135亿元人民币,实现同比增长22%。
从业务来看,蔡司四大业务板块的全球营收占比排名是半导体制造、工业质量和研究、医疗技术与光学消费品四大业务部门,2022年财报占比分别为31%、24%、26%、18%。
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福斯特强调了开放与创新的意义,“创新要基于互相学习,越开放越容易产生新的想法,把创新进程切断是低效的。”通过封锁和限制人员流动等在封闭状态下进行科研是低效的。应对这样的情况,跨国公司要做的就是搭建好供应链以及根据公司的核心能力找到流动中的机会。“作为一家全球化的运营公司,蔡司支持自由贸易,并且遵守业务所在国的政策。”福斯特说。
福斯特表示,中国正在经历重要的转型阶段,蔡司瞄准未来,仍然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中国不只是一个大的销售市场,也是创新的力量之源。我们合作的中国公司有些脱胎于中国的科研机构,还发明了新的产品。依靠创新的生态,和科研人员的互动,我们从他们那里获取想法,去实践探索商业模式,再在更多的案例中进行工业化,把它推向市场。”
展台上,有超新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国产化原位液体电化学样品台,集成到蔡司的扫描电镜,推出了创新型本土化原位电化学显微解决方案;还有北京纳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的多模态结构光超分辨智能成像系统Multi-SIM,实现了超分辨成像系统的国产商业化。
蔡司正在坚定地实施在华本土发展战略。在长三角地区,依托以上海为中心的总部及创新研发中心,协同苏州研发与制造基地,形成“蔡司长三角高端设备创新发展生态圈”。在珠三角地区,以广州知识城制造基地为中心,蔡司正在拉动“视光产业生态圈”的建设,逐步形成以高端光学镜片、医疗耗材为主的产业链闭环。
“我们不断扩大中国投资,增强基础设施、制造和研发能力,积极推动中国市场的增长。位于苏州的新研发和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2024年投产后,将进一步扩展蔡司在长三角地区的关键布局。” 据了解,蔡司研发生产新基地项目总投资为2500 万美元(约 1.81 亿元人民币)。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宁佳彦
相关阅读2023年深圳R&D经费投入2236.61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为6.46%。
0 2小时前德国作为工业强国,其先进制造的能力正在赋能医疗和生命科学领域。而随着中国本土厂商的崛起,德国企业如何保持这些优势?
131 11-08 21:20从现有趋势看,2024年,中国与北欧五国的贸易额有望突破500亿美元。
320 11-07 22:45 景嘉微:持续推进新款图形处理芯片后续研发 目前进展顺利景嘉微:持续推进新款图形处理芯片后续研发 目前进展顺利
17 10-22 07:45国际车企在华的困境配资账户怎么开,可以通过本土化研发解决吗?
133 10-21 20:2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